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大馬獨立五十年華人苦思新方向

这是一篇于2007年刊载在亚洲周刊的文章,文中对我国华裔所面对的重大问题抓得很准,也提出许多重要的观点,虽相隔2年,仍引人深思,可让我们仔细领会……

五十年來,大馬的人口結構、政經格局均出現很大變化。在大馬政府主導下,華人人口比率逐年下降、人口集中化,在大馬社會的政治影響力節節消退。建國五十年,大馬華人卻不得不思考出路,維護在大馬的應有權利。

八月三十日晚,馬來西亞各民族人民圍聚在吉隆坡市區的獨立廣場,與國家領袖一道迎接國慶的第一道鐘聲。午夜十二時,當獨立廣場的鐘聲敲響時,成千上萬的民眾與領袖一道激情高喊「merdeka!merdeka!」(獨立)。

在一九五七年擺脫英國人統治的馬來西亞,至今已經獨立五十年,這個由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三大民族組成的國家一路走來,著實不易。五十年來,這塊富饒的土地充滿了淚水、血汗,存有衝突與包容,交織著歡樂與辛酸;這個國家經歷了多少苦難、波折,從荒蕪、落後走向繁榮、進步,從農業社會成功轉型到工業社會。然而回首來時路,人口比率日漸下降的華人沉澱心情,思考未來,不禁要問五十年後﹕「路在何方?」

馬國自獨立以來,面對眾多的挑戰。當它還是一個新生國家時,就面對強大的鄰邦印尼的軍事侵犯,內部民族之間更是爭議不休,就在獨立五十年前夕,人民還是為回教國與世俗國、社會契約、留學台灣學生黃明志網路創作歌曲被指侮辱國旗、回教及馬來人、執政華裔成員黨要求政府工程讓華裔參與的課題,掀起爭議,最後勞動國內安全部下令媒體停止報道這些課題,才讓爭議平息下來。

然而,長達一個月的爭議已讓國慶歡樂氣氛被掩蓋,民間呈現的更多是沉思,是懷念建國初期各族之間的融洽關係,是渴求全民和諧不分種族發展國家。馬華青年團教育局副主任張盛聞說﹕「五十年的國慶原應是充滿歡樂,可是我們現在卻似乎陷入檢討建國時期先賢達致的社會契約氛圍中,讓人沉重。」爭議破壞人們歡樂的心情,往年國慶期間迎風飄揚的國旗今年也似乎少了,民眾的熱情顯然有待激發起來。

馬國爭取獨立的過程顯得不容易,一方面馬來亞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發動武裝鬥爭試圖趕走英國人,另一方面由各族精英組成的代表團遠赴英國通過談判爭取獨立。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及英國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擬定馬國憲法,在馬來人的大力爭取下,英國人保留了馬來統治者的特權、馬來人在這個國家的主導權及所享有的特權,同時把回教列為官方宗教;在英國人統治時期大量移民的華人及印度人則獲得公民權。

執政華裔成員黨馬華總秘書黃家泉指出,在獨立前夕馬來人通過政治參與爭取權益,而華人卻因心向「北方的祖國」而沒有積極參與,以致失去歷史的契機,造成今天的局面,成為華人歷史的遺憾。

五十年來,這個被視為維護全民團結的社會契約不斷受到宗教及種族主義的衝擊,社會根基出現鬆動。最大執政成員黨巫統副主席兼農業與農基部長慕尤丁在議論聲中提議,以閉門的方式重新檢討社會契約,不過有關建議受到華裔政黨的反對,黃家泉認為,社會契約是個完善的方案,人們實際上不需要節外生枝。

事實上,馬華與華人社會似乎很清楚,當前的華人社會完全沒有力量坐下來與其他族群探討未來的社會契約。五十年來,馬國無論是人口結構、政治與經濟格局及行政體系無不出現很大的變化,在政府的主導下,華人在政治、經濟及行政體系中的影響力節節消退,處在建國五十年的今天,華人開始思考﹕路在何方,如何走下去?

當前困擾華人社會最大的問題是華人人口比率逐年下降的趨勢。在過去五十年來,華人人口比率出現很大的變化。一九五七年,華人人口二百三十萬人,佔總人口的三成七;土著(以馬來人為主)人口三百一十二萬人,居總人口的近半;而印度人有六十九萬人,佔人口比率的一成一。二零零五年,華人人口增加至六百一十五萬人,不過所佔的人口比率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五點三。根據統計局的統計,當前華人人口年增長率是百分之一點二,馬來人則是百分之二點二,印度百分之一點四,根據這個資料,該局估計到了二零一零年,華人人口將增加至六百五十二萬,不過其人口比率將進一步下降至百分之二十四點三;而馬來人的人口將增加至一千七百九十五萬,人口比率上升至六成七。若以華人人口比率每五年就降低一個百分比計算,估計到了二零三零年,華人人口比率將少過二成,八十年後,華人人口比率將少過一成。

馬來亞大學人口學家鄭乃平指出,馬國華人人口比率的下降原因複雜,主要是海外華人移民到馬國的情況幾乎已經停頓,馬國華人卻繼續移民海外,同時快速的城市化導致華人減少生育。馬國華人主要是從中國南部移民而來,在英國人統治期間,英國人需要大量的勞力獲取馬國資源,因此從中國及印度輸入大批勞工,當時華人主要是在錫礦場工作,而印度人則被安排在園丘(大種植園)工作。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執政後,中國關閉對外開放的門戶,華人移民到馬國的情況完全停止;一九五七年馬來亞(一九六三年改稱為馬來西亞)獨立,馬國政府實施嚴格的移民政策,進一步限制華人移民馬國。

鄭乃平表示,由於政治與經濟情況的變化,馬國華人在五十年裏出現兩波移民海外浪潮。第一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第二波則在八十年代。馬國在一九六九年發生嚴重的種族衝突事件,這讓華人留下陰影,而政府在一九七一年推行新經濟政策,在各個層面扶持馬來人,這包括規定國立大學入學額五成五必須保留給馬來人,上市公司的三成股權必須保留給馬來人等措施,引發第一波移民潮。

由於政策限制,許多無法進入國內大學的華人子弟被迫留學海外,一些企業及專業人士也轉戰海外;在一九七零年至八零年的十年裏,華人的淨移民人數是逾十九萬人,華人人口的年增長率處於百分之一點七。八十年代馬國面對嚴峻的經濟蕭條,原是馬國重要資源的錫礦場倒閉,許多華人青年冒險出走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非法工作(跳飛機),加速華人移民海外的浪潮。在一九八一年至九零年的十年期間,華人淨移民人數增加至三十九萬人,華人人口的年增長率進一步下滑至百分之一。

九零年馬國經濟開始走上軌道,經濟蓬勃發展,在海外非法工作的華人開始回流;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衝擊下,政府決定開放教育領域,允許設立私立大學,這為許多無法進入國內國立大學的華人學子提供一條廉宜的升學道路。華人人口增長率恢復到七十年代水平。

馬國是個議會民主國家,承襲英國人的議席選舉制度。華人人口比率的下降,無形中也將影響華人在選舉中所扮演的角色。華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強指出,華人執政黨參選的國會議席基本上反映華人的選民比率。隨著華人人口比率的下降,華人在議會的代表也隨著減低,而代表馬來人的執政黨巫統所參選的議席則不斷增加,不過比率稍微減少,在零四年選舉,巫統在全國二百一十九個議席中參選一百一十七席,或佔總議席的五成三,這也意味著如果巫統贏得所有參選的議席,它可以單獨執政。

華人政治影響減弱

然而,文平強認為,華人更大的政治危機在於人口集中化。他指出,華人人口城市化可能產生兩個負面影響,一是削弱華人在鄉區的選票力量,另一個則是城市華人的選票「過低代表性」。

根據憲法,馬國選區每八年將劃分一次,反對黨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表示,負責選區劃分的選舉委員會行事並不公平,沒有根據憲法的精神讓鄉區及城市地區的選民人數差距保持在一成五以內。他指出,城市地區的議席選民人數可以高達七萬人,然而鄉區議席的選民人數只有二、三萬人,這使到集中在城市地區的華人選民的選票比重被削弱。

選區劃分的不公正也使到華人選區的比率越來越低,在一九六九年,馬來選民佔多數的選區多達六成,八四年增加至七成四,而在九五年大選,華人選民佔多數的選區只有一成二。

華人議席比率的減少也導致在政府內閣的代表性減低,在一九七三年,在內閣二十四個成員中,華人部長有五人或佔二成一,九九年內閣陣容擴大至二十七人,華人部長則增加至六人或佔二成二,不過在二零零四年內閣陣容擴大至三十三人時,華人部長仍然保持六人,而其比率已下降至一成八。

在獨立初期,華人仍然掌管重要的財政部及貿易及工業部,今天,華裔領袖出掌最重要的部門是交通部及能源、通信及多媒體部。雖然內閣的組成並不根據人口比率所分配,它還有其他政治平衡的考量,然而目前開始出現一股雜音,要求大學學額及股權等應該根據各族人口比率來分配。若政府根據這個建議行事,國立大學學額六成五將由馬來人所得,所幸的是,政府並不接受這種聲音。

華人人口比率的下降一直是華人社會的隱憂,也讓華人社會非常關注,無論華人社會嘗試採取鼓勵措施或是多番呼籲,卻是無法阻止華人生育率下降的趨勢。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些華人社團嘗試舉辦最多生育獎,為生育最多的華人夫婦提供獎勵,不過無法成功;廣肇聯合總會也在多年前為其會員提供生育獎勵金,鼓勵年輕會員多生育,不過它所獲得的回應並不理想。華人民間組織也嘗試為未婚的男女舉辦活動,讓未婚男女有更多的機會尋找伴侶。

馬國華人非主流

馬國華人社會普遍上對華人人口比率的下降感到憂慮,然而新加坡華裔館主任廖建裕對馬國華人的前景仍然保持樂觀。在印尼出身、目前已入籍新加坡的廖建裕指出,由於馬國各族群的生育率都有下降的趨勢,華人人口將保有一定的比率,就算是華人人口比率下降至兩成,「那還是很大的比重」。他指出,馬國華人從一開始都不是主流,而政治本身也不是一人一票那麼簡單。

檳城韓江學院華人文化館前任館長陳劍虹並不擔憂華人人口比率的下降,對他而言,打造一個民主、人權、自由的社會才是人們應該爭取的事評論人孫和聲持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華人應該跳出種族的思維,多與馬來族群溝通及交流,爭取開明馬來社會的支援,這才是上策。他指出,一些華人評論人開始專注於以馬來文或英文寫作,嘗試把華人社會的觀點傳播給馬來社會,讓馬來社會了解華人社會的問題、思維、態度及看法,從而促進種族的諒解與和諧,為最終馬來西亞民族的實現鋪路。他認為,只有民主化才是華人最大的保障。

華人社會年長的一代也許對前景比較悲觀,可是年輕的一代對前景卻是信心滿滿;種族思維束縛上一代人的思想,年輕一代更傾向於多元思考。理科大學畢業、現年二十八歲的教育工作者陳香琴相信,未來將比現在更好,原因是年輕人沒有歷史包袱,他們更可以走在一起。

馬來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黃子堅不同意一些人指當前的種族關係比獨立初期差。他指出,在之前,華人女子穿馬來服裝是不可思議的事,可是今天許多年輕華人女子並不顧忌穿馬來服裝,各族的通婚也已經被接受,這反映出人們的思維已經開始轉變。

檳城執政華裔成員黨民政黨行政議員鄧章耀認為,種族政治不可能一夜之間消失,甚至美國獨立二百年後還是面對種族問題;他相信五十年後,馬國的種族問題將比今天減少;他表示,如果五十年後巫統還要求保護馬來人,那麼巫統將不再符合時代的要求。他指出,前任首相馬哈迪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倡非種族政治路線,開放巫統讓沙巴州非土著參與,而反對黨公正黨的出現也在試探這個國家非種族政治路線是否已經成熟。

三十歲的張盛聞認為,五十週年國慶是歷史給予的很好契機,讓人們思考馬國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並把所有不敢談、不能談、不該談的事全部抖出來重新探討。他表示,目前馬來人掌握國家資源及居政治主導權,既然馬來人要談,華人應該參與,各族在建立馬來西亞國族的主軸上共同討論,為馬國開創新格局。■

作者:林友順 转贴自:亚洲周刊 2007年9月16日

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

黑心记者(采访随想)


从商业角度来看,华文报只有华人才会买来看。因为市场的需求,报馆以报道华裔新闻为重,个人认为无可厚非,但很多时候有走火入魔之嫌。

记得初任地方通讯员时,遇有交通或其他意外事故发生,摇电向报馆报告预留版位时,采访主任劈头第一道问题多是:死者是华人还是马来人?接着就是:死了多少人?

按照惯例,如果是友族,死的人少,有报道就算,有时连名字也不用提;如果死者是华人,新闻就会占据较大的版位,而且分分钟还得跟进相关新闻。

太太每每听到这些对话,总是要骂:你们这些写新闻的都是黑心鬼。

采访意外事故新闻,最怕采访死者的家属,他们在失去亲人后,还需收拾心情处理一切纷繁复杂的后事,在这时采访很容易伤害他们的情感,职业责任和人性道德此时便会发生冲突,有时真的不知道如何开口问第一个问题。

一路以来,总觉得第一个问题很重要,怎样问才不会令到死者家属受到二次伤害。而最常见,也是最没有想法的问题就是::你现在感受如何?

记得数年前,在龙运发生一宗严重车祸,5名来自巴生的青年客死异乡。一名由关丹前来支援的某报馆记者在医院太平间采访其中一名死者的未婚妻时,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现在的感受是怎样?

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期待怎么样的答案?

未婚妻愣了一下,接着就听到一声尖叫:我的感受很好,我现在很高兴!

死者家属听了,人人气愤难平,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吓坏了一众记者鸡飞狗跳,落荒而逃。

乏味的问题只能得到乏味的回答,愚蠢的问题只有令到回答更为愚蠢。在歌唱比赛电视直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记者冲上前,问冠军歌手:你得了冠军,感觉怎样?

冠军歌手热泪满眶:我感谢国家,感谢家人、歌唱老师和歌迷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在体育比赛中,一个记者冲上前问冠军选手:你得了金牌,感觉怎样?

那个气喘嘘嘘的冠军回答说:我现在感觉很累。

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

给哈迪大叔的第二封信




亲爱的哈迪大叔,

不知不觉,上回写信给您至今已有一个多月,您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最近阅报,知道月亮党将于6月间改选。报道中,提了大叔的名字n多次,我也看了n多眼,终于明白,原来这次党选,大叔的处境很不妙。
报道内容说,党选初步提名形势,“亲民联派”的集团气势如虹,相反的,“亲巫统”派的几位大头恐怕大难临头。

不说大家也知道,大叔您向来喜欢与巫统眉来眼去。现下眼见形势不妙,虽然您马上撤回与国阵组成联合政府的献议,但各州不少区部都已拒绝提名当权派领袖蝉联原职。

这些报道令我很担心。写第一封信时,愚侄已经叫您不要玩火,以免到头一场空,现在不就玩出火来了吗?

说实在,大叔您也是的,都已经自身难保了,您又何必自作多情拯救巫统呢?

想当初,您和老二暗度陈仓,背着聂老和众兄弟们,偷偷和巫统密谈,情形就像一个妻子背着丈夫和情人幽会。

如今可好,大叔失策被人抓个正着。虽说时代进步,不至于被人抓去浸猪笼,但两头不到岸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为此,愚侄想了又想,终于想出一条后路。您老人家不用太担心,如果家里再没有地方站,俗语说得好,东家不打打西家,不如您老人家就加入巫统吧!

祝 安康

愚侄
阿拉丁
拜上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你有选择的自由

在繁忙的都市,每一名司机遇上交通挤塞,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处之泰然,有的暴躁不堪。

为什么会这样?据专家说,这是因为每个人对周边境况的反应不一样。

一般来说,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牵住鼻子走。当不如意的事发生时,心中讨厌烦恼;当一切如意时,则雀跃不已。将所有的悲喜和周遭的环境,紧紧地挂钩在一起。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了。”

“如果你对我好一点,我就不会这样做了。”

有這种想法的人相信不少,总认为他們之所以会犯错或出丑,都是因为外来的因素所造成,于是赌气埋怨周遭的一切,怪你怪他怪天公。

其实,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到造成他们心里不爽的根源。

请让我举个例子。

当有人骂你“傻蛋!”你感到生气,不能释怀,每一次回想,心里就有气,那么,是不是每回想一次,就等于被多骂一次?你心里怀恨,乃至吃不下,睡不着,心里耿耿于怀。可是,对方并不知道你是如此的怀恨,也许他是无心的,他照样吃,照样睡。想一想,这样子虐待自己是不是很不挖算?

要说的是,纵使我们面对什么刺激,我们所要注意的并不是外来因素的刺激,而是注意我们內心对外来因素的刺激起了什麼样的反应。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谁叫你血统不够纯


一张丢空了的“龙椅”,看来马列哥已没份坐。
以为处身多元家庭,血统非主要问题,却原来不是。
事情演变至今,多元政治竟然离不开种族歧视。
轻抚金光闪闪的“龙椅”,是那么地诱惑人心,无奈只有遗憾。

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

补选行不得也,哥哥

首相纳吉对马华、民政失信心?一声长叹,可能弃选槟州本南地州议席补选,马华、民政急不及待异口同声表态支持。

一般来说,在混合选区,当巫统民联平分马来票,华印选票就取决定性作用。但308后,以往属国阵的华印铁票,如今已倒戈相向。补选行不得也,哥哥。

对我而言,国阵弃选没有问题,以当下的形势,的确讨不了乖,分分钟输的更难看。

但是可以拖到几时呢?

如果国阵不敢正面检討种种弊端,在体制腐败方面痛改前非,修改不公政策,公平对待各族,下一届大选,难道又弃选?

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

改教争议再起


继苏芭茜妮之后,又一名兴都教妇女因丈夫改信回教,而影响了她争取监护孩子的权利。

兴都教丈夫携孩子改信回教
印裔妇女求助无门陈情首相

改教争议不断,一名印裔妇女因为原是兴都教徒的丈夫改信回教,而与3名孩子隔绝,饱受思念之苦。

现年35岁的幼儿园教师英迪拉(M Indira Ghandi)是一名兴都教徒,她的丈夫帕玛纳登(K Patmanathan)在她不知情下,于3月11日改信回教。

过后,帕玛要把他们的3名孩子也改教。这3名孩子年龄介于1岁到12岁,如今已在帕玛的安排下,成为穆斯林,帕玛甚至把最小的孩子也带走。

英迪拉哭诉,丈夫带走了年仅1岁的婴儿后,她就再也没见过这个孩子,不知道孩子的最新近况。

“为何非穆斯林承受痛苦”

英迪拉如今的打算是,到首相署寻求新任首相纳吉的协助。

“首相说要团结大马,但若只有穆斯林享有特权,却又是什么意思?”

“我并非反回教,我也没有说穆斯林做得不对,但为何只有非穆斯林必须承受这些痛苦?”

两孩子投靠亲戚避宗教局

英迪拉另外两名孩子,年龄分别是11和12岁。两人本来与英迪拉同住,然而,由于担忧被宗教局官员带走,他们如今已投靠亲戚。

英迪拉透露,她曾在上周三接获丈夫的来电,要把最小的孩子还给她。

“他叫我去怡保的宗教局领回孩子,但他当天并没现身。”

“那里只站着一个男人,要我签署一份回教庭的文件,以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不过,英迪拉并没签署这份文件,她相信回教庭不具权限来对付她。

改教原因旨在众多津贴?

针对她丈夫的改教,英迪拉声称,帕玛曾告诉她,改教原因与金钱利益有关,包括孩子享有的每月教育津贴。

无论如何,帕玛过后受询时,却否认他是因为金钱利益才改教。反之,他强调,他是基于对回教的热诚,才成为穆斯林。

询及为何在没有通知妻子的情况下,就把3名孩子改教;帕玛表示,不管是兴都教徒、基督教徒或穆斯林,孩子一定要跟随父亲的宗教信仰。

“这不是政治课题,这是我家庭的问题。我也不要让我妻子难堪。”

两夫妻对簿公堂争抚养权

帕玛现年40岁,是一名商人。他已入禀回教法庭,申请孩子的抚养权。

与此同时,英迪拉也寻求法律援助、非穆斯林组织和公众的协助。

她强调,这不单只是她的案件,因为还有很多人也遭受同样的问题。

“我们将申请孩子的监管权,我的孩子都不要跟父亲住。问题是,就算我拿回孩子,他们是否还是兴都教徒?”

“为何他们只需要1天就能改换我孩子的宗教,但却这么难才能改回原本的宗教?”

“政府说这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但是非穆斯林的权益到底在哪里?”

慕尤丁已承诺设委员会协助

一个名为大马兴都徒组织的团体,正积极接洽新内阁的部长,以协助英迪拉解决3名孩子的改教问题。

该组织主席华迪林甘说,他已向副首相慕尤丁、首相署部长许子根和人力资源部长苏巴马廉,提出此事。

华迪林甘说,慕尤丁已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涵盖许子根及苏巴马廉等人,以研究该案。

他促请所有人在这期间,保持冷静,勿破坏法纪。



苏芭茜妮的个案结局如何?是否已经不了了之?

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

小心手机爆炸

首先声明,受害人不是老朽,这是友人传来的电子邮照。老实说,老朽也有这个习惯,运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打电话,幸好未酿成大祸!如今回想,还真有点儿怕怕!

在此提醒大家:不要充电时打电话。


WARNING!!!!!!!!!!!!! This could save your life!

A few days ago, a person was recharging his mobile phone at home.

Just at that time a call came in and he answered it with the Instrument still connected to the outlet.

After a few seconds electricity flowed into the cell phone unrestrained
and the young man was thrown to the ground with a heavy thud.

His parents rushed to the room only to find him unconscious, with a weak heartbeat and burnt fingers.

He was rushed to the nearby hospital, but was pronounced dead on arrival.


Cell phones are a very useful modern invention. However, we must be aware that it can also be an instrument of death.

Never use the cell phone while it is hooked to the electrical outlet!

FORWARD THIS TO THE PEOPLE THAT MATTER IN YOUR LIFE!!!!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


首相纳吉宣布新内阁阵容,没有意外也没有特大的惊喜,关键性部门仍由巫统领袖担任,如内政部、财政部、国工部、教育部和国防部等。

原本冀望为了赢回逐渐大量流失的华人支持率,在新的内阁阵容里,会安排一个比较重要的部长职位给马华。结果没有。无论如何,马华能够保住4部长增1副部长,已经可以掩嘴偷笑。

当然,最暗捶的相信就是那个凯里,内阁阵容宣布后,证实了早前传闻,驸马爷不受委入阁;不过党选落败的慕公子,则出任副贸工部长。因此,也有人调侃这是老马的内阁。

尽管如此,还是希望这是一个清廉和有效率的团队,能够协助首相实践“全民马来西亚”的展望。


以下是新内阁名单阵容:

首相:纳吉
副首相:慕尤丁

1)首相署部长:
a)许子根(团结与表现事务)
b)纳兹里(法律与国会事务)
c)诺莫哈末(经济策划单位)
d)加米尔(回教事务)

首相署副部长:
a)刘伟强
b)玛西达
c)迪瓦玛尼
d)阿末玛兹兰
e)慕鲁基亚

2)财政部长:纳吉
第二财长:阿末胡斯尼
副财长:曹智雄、阿旺阿迪

3)教育部长:慕尤丁
副教长:魏家祥、弗亚查卡西

4)交通部长:翁诗杰
副部长:阿都拉欣巴克里、刘会洲

5)工业、园丘和原产业部长:柏纳东博
副部长:韩查再努丁

6)内政部长:希山慕丁
副部长:阿布瑟曼、遮亮末沙

7)新闻、通讯、文化与艺术部长:莱士雅丁
副部长:佐瑟沙朗、王赛芝

8)能源、绿色工艺与水务部长:陈华贵
副部长:诺丽雅

9)乡村与区域发展部长:沙菲宜阿达
副部长:哈山马力、佐瑟恩都鲁

10)高教部长:卡立诺丁
副部长:何国忠、赛夫丁阿都拉

11)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长:慕斯达法
副部长:慕克里兹、贾谷沙岸

12)科学、工艺与革新部长:麦西慕
副部长:法迪拉尤索夫

13)旅游部长:黄燕燕
副部长:苏莱曼泰益

14)农业部长:诺奥玛
副部长:佐哈里、罗蛤妮

15)国防部长:阿末扎希
副部长:阿都拉迪夫

16)工程部长:沙兹曼
副部长:杨昆贤

17)卫生部长:廖中莱
副部长:罗斯娜

18)青年与体育部长:阿末沙比里
副部长:拉查里、黄日升

19)人力资源部长:苏巴马廉
副部长:玛兹娜

20)国内贸易与消费人事务部长:依斯迈沙比里
副部长:陈莲花

21)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江作汉
副部长:拉兹乌京

22)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长:莎丽扎
副部长:周美芬

23)外交部长:阿尼法
副部长:柯希兰、李志亮

24)联邦直辖区部长:拉惹侬仄再纳阿比丁
副部长:沙拉瓦南

25)天然资源与环境部长:道格拉斯
副部长:佐瑟古鲁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

华人到底“肚懒”什么?


报载翁总向首相纳吉提议增设华人事务官职位,以反映国阵政府关注华人社会的诸多不满。

消息也说:“以目前华裔对国阵的一般反应来看,的确需要设立一个华人事务部,不然是不行的。”

究其实,马来西亚华人究竟脑子里怎么想?

让我门以一颗没有半点偏见的心,检验一下华人普遍上到底“都懒”些什么?

注意我国政局的人应该都知道,不单只华人,一般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贪污和滥权带来的祸害、物价高涨以及治安环境的恶化。

而华人社群普遍上对不公族群政策,如固打制、土著特权、母语教育问题等不满,心里对巫统存有怨怼、对马华感到怨愤。

也许翁总忘了曾经说过,人民要的是是可以维护马来西亚人权益的政党,无论是多元或单元政党都应该以全民的福祉为奋斗目標,而不是只照顾本身的族群。

相较之下,印度人比华人面对更多生活上的困境,这样是不是又要设立一个印裔事务官,来专门处理印裔事务呢?

马华不在治本问题上纠正偏差的政策,却在只能治标的“事务官”上兜圈子,显然仍未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永远支持主


表妹:“我已经与瓦山达会谈,他同意一旦获释,便支持国阵。”

有人拿走了你的一元,过后给回你五毛,这算是大恩惠吗?我们是否应该“感恩戴德”!

报纸上曾经登过“盗亦有道”的故事,说有的小偷取走钱后,会按照身份证件上的地址将卡、证等物件寄回给失主。

搔了搔头,突发奇想,原来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碰到这样的一个“侠盗”。

相较以前,“侠盗” 的“施恩”,让我们的发展空间大了,虽然仍须仰人鼻息,但我们应该“知足”,更应该感恩图报。

当然,感恩,不是光在嘴巴说说就行,而必须付诸行动,就让我们唱一首感恩歌:“心存感恩,述说主爱,献上赞美,颂赞主恩;感谢恩主,赐我自由,一生一世,永远支持。”(x 2)

2009年4月1日星期三

申请贷学金

Click title to the original source.
Please pass around for our students...

上网打鼓公告天下


马华求变改变策略,放弃了一向以来备受推崇的国阵内部协商机制?

马华身为国阵老二,向巫统部长提出建议,居然可以没有下文。从翁总的口吻,看来也不打算追究,准备上网打鼓公告天下。

翁总仅仅领导马华不到一年,锐气与气势逐渐消失。无论在国家決策的参与、抑或回应巫统政客挑釁來犯等各方面,尽显倦态和迟带,让人有种慢半拍的印象。

如今,面对历史出现偏颇的现象,翁总已失去往日不平则鸣,敢怒敢言的勇气,即向党内外特别是巫统暴露出,一种缺乏当机立断,不具不畏强权的弱点。

如此政治博弈,又焉能得到政治对手尊敬。

跑步小记录

FEEDJIT推荐阅读

部落格聯播陣線

格有千秋

http://blogs.techxii.com

笑问博友何处来

free counters

留下的脚步!

fre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