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星期日

龍運滄桑史









在歷史上,都昆,是鮮少人知曉的古都。據說,我華族先賢南來拓荒,最早在馬來半島的登陸地,就是都昆。唐代杜佑所撰《通典》、宋代李方所著《太平御覽》等著作,屢次提及馬來半島東岸有個古都,名都昆。根據近代已故學者許雲樵氏的考證,所謂都昆既是現在的龍運Dungun。

除了歷史的記載,尚有古物的發現;在龍運鐵山不遠的Pasir Raja河域上游,挖掘到一缽4,000 枚唐朝古銅幣,鑄印著開元通寶的字眼;另外,在七、八十年代,甘榜裡也出現許多2尺直徑、高2尺左右的銅鼓。由此可見,自唐代開始,中國與都昆就已經相互往來一段相當悠久的歷史。

早期交通不發達,我華族先賢南來經商,須從海路出發。由於地理位置,丹登兩州是先輩們最先登陸的地方。尤其到了清朝末年,中國內亂,民不聊生,先賢們為謀求生路,有感於「番地」生活較好,逐漸的在此定居下來,創立事業,才有龍運後來的開發。

在四、五十年代,龍運為馬來半島東海岸有數重鎮之一,龍運縣之鐵山(Bukit Besi)是屬於縣議會管轄的一個小山鎮,以盛產鐵礦名聞遐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批先輩由中國南下龍運,帶領一批同鄉在鐵山探鐵採礦。由於鐵山礦產資源豐富,資源的開發促進了龍運的經濟發展,一度成為登州最主要之稅收來源,促使了許多華裔從其他州屬移居龍運發展。

隨著人口的逐漸增長,不斷分化出家庭在龍運定居扎根,先賢們紛紛組織本身的會館與同鄉會,為會員、同鄉做了不少實際的福利工作。與此同時,生於斯、長於斯的第二代漸漸成長,先賢們先知先覺,深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培訓人才事業的重要,即開始萌發了建校的念頭。

於是,先賢們於1926年,創立「公立光華學校」。校址乃租借龍運河邊1間屋宇做為校舍。後於1928年遷至巴剎街1亞答木板屋,其時學生人數約為二十餘人 。其後,學生激增,董事部遂有籌建校舍之議,並獲當時埠中父老大力支持,慷慨解囊,籌得款項共計6千餘元,在各方面努力奔走之下,新校舍遂於翌年落成.。

另外值得提及與龍運開發有關的是龍運工餘俱樂部。鐵山開採鐵礦崛起之後,更多華裔同胞移居龍運,那時候龍運地方仍然落後,工餘之後沒有可供娛樂的地方。1947年,已故主席常天緒太平局紳及先賢等發起組織工餘俱樂部,以聯繫華裔同胞,加強團結。在登高一呼之下,數十人登記入會,當時會址是在舊巴剎路。

50年代,也是龍運區馬華主席,已故常天緒太平局紳以馬華的名義成功向政府申請得一片土地,由龍運工餘俱樂部集資興建一座兩層樓建築物。首任主席常天緒太平局紳,蟬聯多屆。

其他由先賢們創立歷史悠久的建築物有:照顧同鄉福利的福建會館、海南會館、天緒安老院以及先賢南來開墾蠻荒時,精神賴予寄托的宏天殿。相信除了龍運,馬來半島各城市、市鎮,從落後貧窮地區,發展至今天輝煌成就,實賴先賢們苦心擘劃,不分彼此,功不可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留言是刺激我脑袋的动力,请努力为我加油吧 :)

跑步小记录

FEEDJIT推荐阅读

部落格聯播陣線

格有千秋

http://blogs.techxii.com

笑问博友何处来

free counters

留下的脚步!

fre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