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抽象好深奧哩....需要慢慢思考喎(我的IQ及EQ都不好)哈哈
只要让一切随缘,看开一些,情绪就会宁静了,不会随波逐浪了。人到无求品自高!!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用心来观察情绪,描述得好!哈哈。
菲奧娜,我刚刚起步而已,只是爱吹水。还在努力中:)Chen兄常用因缘法观看世间事物,生活在潇洒与豁达心境中,呵呵~~真是羡煞我也!Grass兄也真懂了其中奥妙哦...当浮一大白,哈哈!
朱先生, 其实什么是四念处?
谢谢您的提问。“四念处”分为四个地方:(一)身体(身念处);(二)感受(受念处);(三)心的整体状态(心念处);(四)心中的思想及观念(法念处)。自我锻炼四念处的目的是学习观察“苦”(问题、苦恼)及苦的起因,进而帮助苦的止息。佛法讲的是缘起法则,对一切事都讲原因。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苦痛,以佛来看,皆是有原因的。
情绪起舞犹如心猿意马,若能心无所住,心无所求,才能恢复本性 ~ 很深的境界,很不容易。
赞同匿名的见解。“心无所住,恢复本性”,的确是很高深的境界,这是上根悟者归纳总结时所说得话,吾等凡夫俗子绝不可能一蹴而成。情绪起舞时的确很难善后,其情况一如火势狂烧时,灭之不易;但如果在火势未蔓延前,能够及早察觉,不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火苗熄灭?修四念处就有这种好处,当养成一种习惯后,事事在当时就看出来,不为它所惑。
所以,防意如防疫.
意念是烦恼的源头.防止意念起伏乱窜,防止情绪起舞就要像防止瘟疫一样谨慎;在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做预防功夫. :)
说得好!
您的留言是刺激我脑袋的动力,请努力为我加油吧 :)
哇~好抽象好深奧哩....需要慢慢思考喎(我的IQ及EQ都不好)哈哈
回复删除只要让一切随缘,看开一些,情绪就会宁静了,不会随波逐浪了。人到无求品自高!!
回复删除本来无一物,
回复删除何处惹尘埃?
用心来观察情绪,描述得好!哈哈。
菲奧娜,我刚刚起步而已,只是爱吹水。还在努力中:)
回复删除Chen兄常用因缘法观看世间事物,生活在潇洒与豁达心境中,呵呵~~真是羡煞我也!
Grass兄也真懂了其中奥妙哦...当浮一大白,哈哈!
朱先生, 其实什么是四念处?
回复删除谢谢您的提问。
回复删除“四念处”分为四个地方:(一)身体(身念处);(二)感受(受念处);
(三)心的整体状态(心念处);(四)心中的思想及观念(法念处)。
自我锻炼四念处的目的是学习观察“苦”(问题、苦恼)及苦的起因,进而帮助苦的止息。
佛法讲的是缘起法则,对一切事都讲原因。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苦痛,以佛来看,皆是有原因的。
情绪起舞犹如心猿意马,若能心无所住,心无所求,才能恢复本性 ~ 很深的境界,很不容易。
回复删除赞同匿名的见解。“心无所住,恢复本性”,的确是很高深的境界,这是上根悟者归纳总结时所说得话,吾等凡夫俗子绝不可能一蹴而成。
回复删除情绪起舞时的确很难善后,其情况一如火势狂烧时,灭之不易;但如果在火势未蔓延前,能够及早察觉,不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火苗熄灭?
修四念处就有这种好处,当养成一种习惯后,事事在当时就看出来,不为它所惑。
所以,防意如防疫.
回复删除意念是烦恼的源头.防止意念起伏乱窜,防止情绪起舞就要像防止瘟疫一样谨慎;在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做预防功夫. :)
回复删除说得好!
回复删除